期刊內容 | 第 25 期 June 2001
作者:陳端容(Duan-Rung Chen)、 陳東升(Dung-Sheng Chen) | 首次發表於 2020-07-14
DOI:https://dx.doi.org/10.6786/TJS.200106.0001
摘要 Abstract
行動者建立跨族群社會交往如何可能受到社會結構與文化心理因素的促進與限制?我們利用台灣地區民眾工具性社會網絡,分析跨族群社會交往的形成機制,並回答下面三個問題:(1)在族群接觸機會結構限制下,行動者的社會位置,如職業類別、性別、年齡與社會資本如何影響其跨族群交往的形成?(2)行動者的父親教育程度、家庭社會化與早年同儕族群接觸經驗等文化心理因素如何影響其跨族群交往的形成;(3)行動者對交往對象所擁有資源的種類、多寡和替代性的評量,如何可能影響其建立跨族群的交往?
研究發現,臺灣社會跨族群交往並不特別明顯,以人口佔少數的客家與外省族群的跨族群社會交往較多。跨族群的人際往來主要是發生在高中以上教育程度、受訪者本身或父母是跨族通婚、青壯年的人口群,地理空間區域以外省人較多的鄉鎮。工作場所爲跨族群交往關係形成的主要社會場域,而透過他(她)人介紹或共同參與社團活動沒有特別促成跨族交往。影響族群間跨族交往共同因素是居住地族群接觸機會、年齡、教育程度、父親教育程度和父母跨族通婚、除了這些結構與文化心理因素外,各族群基於理性評量自己所需要社會資源而去建立跨族群交往的模式不同,可能源於各族群所佔社會位置的差異,其意涵於文中有進一步討論。

關鍵字:社會網絡、工具性網絡、社會資本、跨族群連結 
作者:傅仰止(Yang-Chih FU) | 首次發表於 2020-07-14
DOI:https://dx.doi.org/10.6786/TJS.200106.0055
摘要 Abstract
本研究探討原住民優惠政策的支持與抗拒立場,如何在漢人族群與原住民族群當中反映出不同層面的社會心理背景。文中依據1999年的「台灣族群關係的社會基礎調查」與2000年的「社會意向電話調查原住民專題調查」兩筆資料,分析比較漢人樣本(n=3349)與原住民樣本(n=807)各自的特色及差異。研究發現原漢族群在政策立場的背景上有明顯差異:教育程度高的漢人,明顯支持原住民優惠政策,但是收入高的原住民,則不如其他原住民那麼強烈支持這種政策;社會公平感在漢人族群當中有助於支持優惠政策,在原住民族群裡則變成抗拒的來源。最明顯的區別,是跟原住民的接觸經驗或型態,對漢人和原住民產生互異的效果,而在鄉村原住民和都市原住民之間的效應,也不盡相同。在東部多族群環境下的漢人,明顯抗拒原住民優惠政策;這種抗拒難以歸咎於其他相關的主客觀條件,而是由「東部」這項背景單獨發揮強烈的效應。跟其他原住民較常接觸的原住民,則顯然比較支持優惠政策。但是有利於都市原住民支持立場的接觸型態,不是極端的族群聚合,而是中等適度的叢結型態。原漢之間最爲一致的趨勢,則是對原住民社經困境所作的歸因解釋,在政策立場的取向上有強烈而明顯的區辨力。研究發現不但在原漢之間的族群接觸與族群位階論述上富重要意涵,對原住民優惠政策與輔導措施之制訂及檢討亦有所啟發。

關鍵字:台灣原住民、原住民政策、弱勢族群優惠政策、原漢關係 
作者:林鶴玲(Ho-Lin Lin)、鄭陸霖(Lu-Lin Cheng) | 首次發表於 2020-07-14
DOI:https://dx.doi.org/10.6786/TJS.200106.0111
摘要 Abstract
社會運動乃是社會變遷的核心。「資訊社會」聲稱是繼工業革命後重大的社會轉型,要探究它究竟具有何社會意義,檢視社會運動的資訊經驗有其必要。本文針對「社會資訊化下的台灣社會運動的網路經驗」作初步的考察,我們強調它乃是社會差異、網路技術、與社會運動三者相互作用的結果。本文分爲兩個主要部分。第一部份,我們先以資訊技術的特性與國外社運網路經驗爲經緯,勾勒網際網路對於社會運動發展所承諾的遠景。以此爲背景,我們回顧了近兩年來網路相關的社會運動事件,對比網路社會運動在台灣所面臨的限制與低度發展的實情。第二部份,我們進一步對焦到社運網路分殊的經驗,由五個側面來檢討社會運動經由網路媒介所連結上的各種社會差異,以及這些社會差異對網路社運的影響。

關鍵字:社會運動、資訊社會、社會差異、網際網路
作者:黃毅志(Yih-Jyh Hwang) | 首次發表於 2020-07-14
DOI:https://dx.doi.org/10.6786/TJS.200106.0157
摘要 Abstract
本研究根據新結構論的架構,運用1992年「台灣地區社會變遷調查階層組」的資料,以流動表分析,試圖回答下列問題:(1)台灣是否存在界線分明、互相流動程度很低的雙元或多元勞力市場?(2)這些勞力市場彼此如何分隔?研究結果顯示:台灣的勞力市場的確存在著分隔的現象,不同勞力市場之問有明顯的流動障礙,而其主要的界線在於公私部門之間。雖然在以行業爲分界的核心與邊陲經濟部門、老闆與受雇者的階級分界間,也同樣存在著流動障礙,但不若公私部門之間的流動障礙明顯。同時,我們也發現公司規模並未形成勞力市場分隔的基礎,大公司與小公司之間仍存在著許多流動機會。本文在理論上呼應了新結構論的觀點,將勞力市場引入社會階層化研究。相信此研究取向,可對台彎傳統以地位取得模型爲基礎的階層化研究予以補充。

關鍵字:新結構論、勞力市場分隔、公私部門 
作者:潘美玲(Mei-Lin Pan)、張維安(Wei-An Chang) | 首次發表於 2020-07-14
DOI:https://dx.doi.org/10.6786/TJS.200106.0201
摘要 Abstract
本文主要是從一個協力廠商的角度以及一個危機事件的復原來說明彈性運作的生產組織特質,以及網絡組織及其成員在面對危機災變時的因應與重建。本個案除了具體建構台灣外銷導向的製造產業如何在高度競爭的國際市場中能夠佔有一席之地的生產組織特質外,也提供了組織網絡研究中對於網絡發展的動態結構的思考架構,並釐清在網絡結憶當中個別成員之間的地位與角色的相互關連,進而凸顯出協力廠商在面對環境變遷時,如何利用網絡組織的優勢,以及在結構的限制下,找出可能的生存策略。

關鍵字:彈性生產、協力網絡、網絡分析、協力廠商
作者:曾敏傑(Min-Chieh Tsen) | 首次發表於 2020-07-14
DOI:https://dx.doi.org/10.6786/TJS.200106.0243
摘要 Abstract
本研究主要目的爲探討1996年起中高齡勞工的失業現況,及比較1982年起循環性失業潮下,與1996年起結構性失業潮下,兩波失業潮間中高齡失業勞工人口、工作特徵及失業風險的差異與變遷。 (l)經分析官方二手統計資料顯示,現階段中高齡勞工失業人數確已遽增、其平均失業週數較前延長、且再就業益加困難,這些現象應與關廠歇業日漸增加及勞動市場存在對中高齡的年齡歧視有關。 (2)經使用行政院主計處1982至1986年及1996至2000年「人力運用調查」原始統計檔案爲資料來源,分別將各五年之中高齡勞動力資料合併爲兩波失業潮加以比較,研究發現:①1996年結構性失業潮之中高齡失業勞工有相對年輕化、女性化、及高學歷化的趨勢,同時其工作特徵亦相對較多來自工業部門、藍領職業、中小企業、及身份爲受僱用等;②在控制個人及工作特徵等變項下,1996年失業潮之中高齡勞工平均失業風險較1982年失業潮者爲高;③受僱於工業部門的中高齡勞工,其在1996年失業潮中之失業風險較1982年失業潮者爲高,而受僱於農林漁牧業及服務業者,在兩波失業潮中則無差異;同時職業屬於藍領之次要勞動市場中高齡勞工,其在1996年失業潮中之失業風險亦較高,但是對於白領職業之高層及基層主要勞動市場者則無差異;④中高齡勞工失業的決定因素在此兩波失業潮中亦有差異,1996年失業潮中,工業部門的失業風險明顯高於服務業及農林漁牧業部門,次要勞動市場之失業風險亦高於基層和高層主要勞動市場,同時個人人力資本如教育程度與工作經驗亦均有助於失業風險降低,這些特徵則在1982年失業潮中並未出現。

關鍵字:失業、中高齡就業、產業結構變遷、社會變遷